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以下简称《公报》),这是我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公报》显示,围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重要地区,我国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中国山水工程”),已完成修复治理面积6.7万平方千米。
11月7日,在2024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中国-东盟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研讨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近日,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24中国—岛屿国家海洋合作论坛上联合发布滨海盐沼、牡蛎礁、砂质海岸和海草床等四类生态减灾修复手册(中英文版)。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矿山、尾矿库等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风险。2024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黄海华在记者会上介绍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中关于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防范和减少风险隐患的有关情况。
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近日公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青岛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入列。在2025—2027年项目建设期内,青岛市将获得中央财政4亿元奖补资金支持。
近日,首批15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天津召开的202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矿山生态修复论坛”上发布。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投资6000余万元的西藏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试验示范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示范区饲草亩均增产鲜草近300斤的显著成效。
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基金计提与矿山生态修复义务履行情况相挂钩的奖惩机制;相关部门不得随意设置基金使用条件,阻碍采矿权人正常使用基金。国家将压实矿山企业生态保护修复主体责任,推动落实“边开采、边修复”,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助力矿业绿色低碳发展。
以石雕闻名的福建惠安,矿产资源丰富。近来,惠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突出“全速复绿、全域增绿、全民护绿”,聚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草原是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西藏自治区草原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破坏,极难恢复。开展草原生态修复、提高草原植被综合盖度、提升草原资源质量、增强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改善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作用明显,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